Ad Code

文章播報

10/recent/ticker-posts

成交量與未平倉量 第18章 期權之未平倉量

 

一、計算方式

買 方

賣 方

未平倉量變化

新 倉

新 倉

增加

新 倉

平 倉

不變

平 倉

新 倉

不變

平 倉

平 倉

減少

 

※範例

同一到期月份之期貨合約,交易日T1至交易日T5之交易情形如下:

T1時,交易者A2口,交易者B2口,撮合,成交量為2

T2時,交易者C5口,交易者D5口,撮合,成交量為5

T3時,交易者A2口,交易者D2口,撮合,成交量為2

T4時,交易者C2口,交易者E2口,撮合,成交量為2

T5時,交易者C1口,交易者F1口,撮合,成交量為1

 

請問在T5時,

1.未平倉量為多少?   Ans5

2.交易者B之淨部位?  Ans:空單2

3.交易者C之淨部位?  Ans:多單2

4.交易者D之淨部位?  Ans:空單3

 

Ans:(提示:列出表格即可解題)

 

A

B

C

D

E

F

Vol

OI

T1

2

2

 

 

 

 

2

2

T2

 

 

5

5

 

 

5

5

T3

2

 

 

2

 

 

2

2

T4

 

 

2

 

2

 

2

0

T5

 

 

1

 

 

1

1

0

淨部位

0

2

2

3

2

1

 

5

 

二、優缺點

◎優點:未平倉量(Open InterestOI)增減可以預測商品漲跌強弱的虛實關係。

◎缺點:本身為一量化指標,具參考作用,無明確買賣點。

※請留意,未平倉量並不區分買方與賣方,因為無法判斷兩者之間的力量優勢。雖然未平倉量的數據對於投資者並不十分重要,但有助於判斷選擇權的市場流動性。如果未平倉量很大,應該可以根據合理的價格進行大量的交易,反之,如果未平倉量很小,該選擇權系列可能不具備合理的次級市場。

 

※雲解:

未平倉量或成交量=判斷人氣的增減

 

三、研判技巧

◎未平倉量的減少後趨於穩定時,市場行情一旦有止跌回揚跡象,切不可以拋售,只能積極買進。

◎行情暴漲且未平倉量也急劇上升,走勢在一個月以上向好時,切不可拋售,取下挫價買入。

◎行情急漲同時未平倉量急劇增加,兩週後走勢疲弱時,不可買入,待價格回升時拋售。

◎成交量增加,未平倉量急速減少而出現扭手巾式走勢時,應把獲利的部位平倉。

◎買家所委託經紀商未平倉合約與賣家經紀商對抗時,買家獲利,市況強盛,採低價買進為上策。

◎賣家所委託經紀商未平倉合約與買家經紀商對抗時,賣家獲利,市況疲弱,採回升價拋售為上策。

◎市場大戶在市場作總拋售時,而市況反升,且發生追繳情況時,應以買入為方針。

◎市場大戶在市場作總買入時,而市況反挫,且發生追繳情況時,應以拋售為方針。

◎市場大戶拋售,一般投資者買入的市況不會急劇上升,反彈拋售有利。

◎高價買進的多頭部位在低價停損平倉並試圖反手作空時,可積極買入。

◎低價放空的空頭部位在高價停損平倉並試圖反手作多時,可積極拋售。

◎在上升途中,新月份上市之後,其未平倉量接近其他月份時,市況走勢有變,波動大。

◎高價或低價水準出現大量交投時,市況走勢轉變可能性甚高,獲利部位應先平倉出場。

◎在新月份上市之後一至二個月後,未平倉量創新記錄或經過四個月後在各交收月份中最多時,應以此月份為主買入。

◎大量現貨交收對市況影響通常是利淡,短線看淡。

◎少量現貨低價交收時,是市況惡劣的表現,短期間走勢不會有大作為,轉頭看淡。

◎成交量創紀錄時,市況通常起變化,走勢轉變可能性高,獲利部位應先平倉出場。

◎走勢回升至被認為頂峰時,市況牛皮向好再度上升時,積極買入。

◎市場方向不定,牛皮時有偏多跡象且成交量增加,市況疲弱時,交投疏落,走勢看上較為安全,取低價格買入。

◎市場方向不定,市況牛皮偏軟,成交量增加,牛皮靠淡,交投疏落,走勢看淡,較安全取回升價格拋售。

◎未平倉量在價格創新高時突然暴增,往往不是佳兆,因為:

1.未平倉量增加代表開倉的數量多於平倉。當價格緩步上升,新進場的多方將不斷調高停損價位,一旦價格突然下跌,停損賣壓與價格下跌將形成惡性的循環。

2.未停損出場的新進多頭在價格出現暴挫的走勢後都被套在高檔的價位,導致日後任何的漲勢都可能引起認賠或解套的賣壓,而且這些被套牢的多頭應不在少數。

 

四、未平倉量分析

未平倉量分析


五、衍生性商品市場之盤勢分析(期貨與選擇權皆適用)

衍生性商品市場之盤勢分析

衍生性商品市場之盤勢分析-2
 

※圖片來源:

https://winsmart.tw/wp-content/uploads/2021/06/期貨未平倉3-1.jpg

張貼留言

0 留言

Ad Code